“孩子不僅完成了作業,還學會各種技能,性格也開朗多了!”家長林女士對石獅市安邦社工事務所舉辦的暑托班贊不絕口。
今年暑假,該事務所積極響應石獅市總工會開展“繽紛夏日,工助成長”暑期托管項目的號召,深度融入泉州市委社會工作部推出的“微心愿達成季”主題活動,聚焦服務“一小”(少年兒童)群體,創新采用“專業社工+志愿者”服務模式,精準對接家庭需求,捕捉并實現孩子們的心愿,為轄區兒童提供安全、快樂、充實的假期體驗。
?
專業需求評估?精準服務設計
在項目籌備階段,社工團隊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調研方法,包括焦點小組訪談、參與式觀察等,還特別融入“微心愿達成季”的心愿征集環節,細心捕捉孩子們關于暑期活動的小小期盼——“想做手工”“想打籃球”“想體驗新事物”……結合專業評估和“微心愿”反饋,并根據往期兒童項目因地制宜,社工團隊設置具有針對性的課程,確保托管服務精準對接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發展需求,課程內容涵蓋多個領域,確保服務專業貼心,切實解決家長看管難的難題。
專業方法介入?全程督導保障
在志愿者招募方面,該事務所聯合石獅市青年志愿者協會、高校社團等組織,快速匹配專業志愿者,確保服務精準高效,助力一個個“微心愿”開花結果。他們采取“報名審核+崗前培訓”雙保險機制,從18名報名者中篩選出6名具備專業特長的志愿者,包括師范生、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等,確保服務質量。在志愿者管理方面,社工注重運用專業督導技巧,通過定期團體督導和個別督導,提升志愿者服務能力。同時建立服務評估機制,通過過程評估和成效評估不斷優化服務質量。“我們不僅輔導作業,還帶孩子們參與團隊游戲、手工創作,讓他們在玩中學、學中樂。”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志愿者小蔡分享道。
專業服務開展?促進全面發展
在課程設計上,社工團隊運用兒童發展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,設計了涵蓋課業輔導、情緒管理、社會適應等多元化的專業服務內容。在湖濱街道綜合文化站服務點,社工帶領志愿者開展“小小當家人”生活技能小組,通過角色扮演、情景模擬等專業方法,幫助兒童提升自理能力;在祥芝鎮蓮坂村,社工運用藝術治療技術開展心理支持小組,有效提升兒童的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;在錦尚鎮政和園“黨建+”鄰里中心辦班點,社工為孩子們帶來一場不一樣的夏季戶外挑戰賽,在運動過程中不僅鍛煉孩子們的身體,也培養他們積極的心態。“看到孩子們在活動中逐漸打開心扉,眼中閃爍著達成心愿的喜悅,這正是社會工作‘助人自助’理念和‘微心愿達成季’溫暖傳遞的生動體現。”負責該小組的唐社工說。
據統計,今年暑期安邦社工事務所共設立4個托管點位,服務兒童超100人次,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逾160小時。“‘社工+志愿者’模式,正是‘微心愿達成季’有效鏈接整合社會力量、實現精準服務閉環的關鍵實踐。”該事務所負責人表示,“這種模式既整合社會資源,又提升服務專業性,為基層兒童關愛服務提供新思路。”
(記者 尼松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