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里街道綜治中心窗口
綜治中心工作人員進行矛盾糾紛調解
鳳里街道家事調解室
平安志愿者進行政策宣傳
老人在后花社區長者食堂用餐
戶外工作者在新華路暖“新”驛站休憩
仁里社區“黨建+”鄰里中心工作人員為外商提供咨詢服務
在城市的基層治理棋局中,每一個街道、每一個社區都是關鍵的落子之處。鳳里街道作為石獅市唯一入選的省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,正以創新之筆,飽蘸黨建引領的濃墨,在基層治理的畫卷上描繪出絢麗篇章。自2024年入選以來,鳳里街道積極探索實踐,創新實施治理體系扁平化、治理效能高效化、治理服務優質化“三化”工作法,全力打造城區善治“鳳里樣板”,讓居民真切感受到基層治理帶來的溫度與實效。
治理體系扁平化: 從“多頭跑”到“一窗辦”
走進鳳里街道綜治中心,明亮的服務大廳內,“七窗五室”科學分區,矛盾糾紛調解、綜治審核、法律援助等窗口井然有序。這個創新打造的“一站式窗口化服務、穿透式網格化治理”模式,正成為街道基層治理的“最強大腦”。
“以前群眾辦事常常要跑好幾個地方,效率很低。”鳳里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道,“現在我們統籌整合‘一所三中心’力量,打造‘一站式窗口化服務、穿透式網格化治理’模式,建成街道綜治中心,還創新打造華侖社區綜治中心示范點。”如今,走進街道綜治中心,辦事群眾明顯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,“以前辦個事要跑多個地方,現在一個地方就能搞定,真的太方便了。”一位前來辦理業務的居民感慨地說道。
針對鳳里街道近十年來8個大片區拆遷改造、歷史遺留問題多的實際情況,街道專門設立“征遷服務”窗口。有一次,轄區居民老蔡因征遷補償問題與相關部門產生分歧,情緒十分激動。“征遷服務”窗口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,第一時間介入調解,工作人員多次上門與老蔡溝通,耐心傾聽他的訴求,同時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。經過數輪協商,最終雙方達成一致。“要不是這個窗口的工作人員,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,他們真的是為我們老百姓著想。”老蔡感激地說。
為了提升服務品質,鳳里街道還建立首問責任、收賬管理等制度。在處理一起鄰里糾紛時,網格員小李接到電話后,第一時間趕到現場。“當時兩戶人家吵得不可開交,互不相讓。”小李回憶說,“我先安撫他們的情緒,然后詳細了解事情的經過。”通過耐心調解和多次溝通,最終兩戶人家握手言和。今年以來,街道受理矛盾糾紛397起,8小時內介入處理率達100%,其中當天受理成功調處的達39%,這些數據的背后,是無數像小李這樣的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,也是治理體系扁平化成效的有力證明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因整合效果顯著,鳳里做法還獲得省司法廳在全省推廣,街道綜治中心獲評“泉州市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創新案例”。
治理效能高效化: 從“微協商”到“云守護”
清晨,在信義華府小區“微+”議事廳,居民們正圍繞著沒有治喪點的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。業委會主任、物業代表和社區干部坐在其中,認真記錄著大家的意見建議,經過一番討論,最終確定集中治喪點的位置。
這是鳳里街道通過夯實治理載體、創新治理陣地、充實治理力量,從而提升治理效能的一個縮影,也是鳳里街道基層治理的一大亮點。近年來,鳳里街道在下轄31個小區全面推進“刺桐厝邊、睦鄰善治”行動,建成31處“微協商”陣地。今年,已累計開展協商會議278場,解決電動車充電樁安裝、老舊電梯改造等鄰里糾紛、物業矛盾189件,化解率91.5%。
在創新治理陣地方面,鳳里街道下轄10個社區全覆蓋建成并常態化運行“黨建+”鄰里中心和綜治中心。仁里社區的“黨建+”鄰里中心有“鳳凰樹愛心聯盟”,后花社區長者食堂則為居民提供可口午餐,“我年紀大了,做飯不太方便,自從有了長者食堂,每天都能吃上熱乎的飯菜,太幸福了。”后花社區老人許大爺說。鳳里街道積極擴展“數治”應用,建設“智慧安防”小區、安裝視頻設備,相關數據全部接入“鳳里微警務”App平臺、街道網格化治理中心視頻平臺。
同時,鳳里街道創設“火鳳凰”義警隊、鳳里平安合作社、平安志愿者等團隊。2025年,這些團隊開展“平安鳳里”聯創、普法宣講、反電詐等行動21場次,服務各類群體超2萬人次。社區老黨員工作室也積極參與基層治理事務,仁里社區、華南社區老黨員工作室獲評泉州市“先鋒老黨員工作室”。老黨員們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對社區的深厚感情,在矛盾調解、政策宣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治理服務優質化: 從“醫保辦”到“外商服”
在仁里社區“咱厝邊”醫保服務站,工作人員正在為一位澳門同胞辦理醫保業務。“我們構建了‘1+3+N’醫保經辦服務體系,服務對象包括本地居民、港澳臺同胞、外國人和新石獅人等多元群體。”服務站負責人自豪地說,“我們連續5年實現參保全覆蓋,2025年度醫保業務受理超1080件,群眾滿意率100%。”這一創新做法讓仁里社區獲評“全國醫療保障基層服務優秀案例單位”,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社區。同時,社區醫保協理員也獲評國家醫保全民參保宣講員。
鳳里街道的創新優質服務不僅體現在醫保辦理上,還延伸到新就業形態人員以及外商服務等多個領域。
在鳳里街道龍華社區的中駿商城小區,一處新的暖“新”驛站近期已投用,為快遞員、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提供了一個溫暖舒適的休息場所。自運營以來,這里已服務新就業群體超百人次。“以前跑單累了都不知道去哪兒休息,現在有了這個驛站,能喝上熱水,還能給手機、電動車充電,很方便。”外賣騎手小張坦言。
據悉,這是鳳里街道針對戶外工作者專門建設的驛站,驛站里除了提供冷熱飲水、應急藥品等基礎服務,還配備了智能充電柜,可支持電動車換電。值得一提的是,鳳里街道還在今年4月成立全市首個針對新就業群體的愛心商戶聯盟——“微光聯盟”,新就業群體在龍華社區居委會申領“鳳里‘新’秀卡”,憑卡到“微光聯盟”商戶消費即可享受折扣。
針對轄區內千名常駐中東客商的特點,鳳里街道探索設立“絲路驛站”外商服務中心。在這里,外籍人士可以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服務。
農商銀行鳳里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:“一位沙特客商因為名字過長,按照原有系統無法開立銀行賬戶,這影響了他的生意。鳳里街道和我們聯合推出全省首創‘長字節’銀行卡辦理政策,解決外籍人員名字過長導致無法開戶的問題。后來,那位客商又介紹了幾位朋友來辦理。”鳳里街道引薦推介的馬哈提阿拉伯餐廳獲中央電視臺專題采訪報道,這些服務舉措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。
從扁平化體系到高效化效能,再到優質化服務,鳳里街道通過黨建引領“三化”治理,在基層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。下一步,鳳里街道將繼續深化探索,不斷完善基層治理體系,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務質量,為打造更加和諧美好的城區善治樣板而努力。(記者 陳嫣蘭)